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铺轨二标首次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成功
8月1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铺轨二标白扬区间右线预制轨道板整体道床自密实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项目部的整体道床正式开铺。
据了解,自密实混凝土也称高流态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主要靠自重,不需要振捣即可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属于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好、填充性能好,硬化后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优点。
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北起莫阳站,南至红庄站(不含),线路全长约29.5公里,全地下敷设,全线设站25座(不含红庄站),均为地下车站。公司承建的9站9区间轨道工程起于娄葑站(不含),贯穿相城区核心区、苏州工业园区湖西核心区,止于相城区行政中心北站,呈南北走向,线路总长20.73公里,其中现浇长枕埋入式道床0.1公里、ZXI型预制轨道板整体道床13.39公里、高等及特殊减振钢弹簧浮置板7.23公里;单开道岔8组,交叉渡线道岔1组。
ZXI型预制轨道板整体道床是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机械化铺设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该种道床型式自上而下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土工隔离层、内设钢筋笼的自填充混凝土层、基底混凝土回填层组成,其中自填充混凝土灌注施工为本项目的施工难点。
为确保现场自填充层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项目部在大规模
施工前,多次组织进行揭板试验,试验过程中完全模拟现场施工条件,采集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指标,对自填充混凝土填充层的灌注质量进行判定,通过调整自填充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剂、改性材料的参配数量,调整改变自填充混凝土的工艺性能等,解决了自填充混凝土流动性、抗离析性、自填充性、浆体用量和体积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通过试验不断将自填充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从而确定了最佳现场施工配合比,为项目大规模施工提供了具有指导施工意义的基础数据,保障了自填充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截至8月2日凌晨5时30分,白扬区间右线预制轨道板整体道床浇筑64米,使用自密实混凝土44立方米。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