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践行二十大 志在新征程:文化自强 凝心铸魂

——中铁一局新运公司系列报道之文化篇

来源: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22年01月27日 浏览次数: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022年,新运公司以喜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发展,主动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创新引领宣传文化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重传承、立精神、抓基层、添活力、树品牌,用生动的新运故事展示“铁军”形象,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中铁“尖兵工程公司”营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重传承,推动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文化的发展是长期孕育、不断积淀、循序渐进、代代相传的过程。从1951年组建天兰路钉道队、1961年组建西北铁路工程局临时管理处,到1984年两家单位的合并,再到2000年中铁一局新运公司的成立至今,在70余年的发展和实践中,一代代新运人励精图治耕耘,用卓绝于世的创新创造,奠定了自信自强的历史底气:累计完成铺轨46000余公里,架梁87000余孔,临管和承包运输线路9500余公里,机械化养路80000余公里,铺轨里程占新中国建成铁路总里程的五分之一,地铁铺轨占国内开通运营里程的四分之一;用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书写了“铺架铁军”精神,树立了“铺架铁军”形象,享有“铺架铁军”美誉。2022年,新运公司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理念体系和中铁一局“一路争先”文化理念体系的基础上,启动了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提升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按照宣传启动、推进实施、总结提炼、校正提升、发布推广五个阶段,历时半年完成了公司“铺架铁军”文化理念体系的重塑工作,形成了更具时代特征、更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确保公司文化建设符合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立精神,提升文化建设自强底蕴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企业才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70余年来,新运人南征北战,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砥砺前行,铸就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铺架精神和“身在荒原思想不慌,面对艰苦不怕吃苦;青春战火海,死海创奇迹”的哈罗铁路铺架精神等一座座精神丰碑,形成了新运人的精神谱系,指引着一代代新运人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特别是青藏铁路铺架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国有企业先进精神,刊登于《国资报告》2021年第7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国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青藏铁路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中铁一局党委举行“传承筑路精神 为党争光有我 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精神传递主题活动,“青藏铁路铺架精神”被纳入其中,学习体验活动接力传递到新运公司后,新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在咸阳地区合理安排、统筹策划,分别在公司本部、机养公司、制架梁三公司、培训中心、设备公司五个单位进行“筑路精神”宣讲及接力传递,重温入党誓词并签字铭志,不仅提升了公司文化建设的自强底蕴,更激励了党员干部职工坚定爱党、爱国、爱企的理想信念情怀。

  抓基层,夯实文化建设发展根基

  文化发展首先要让基层文化发展,关键在夯实基层文化发展根基。《中铁一局“十四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强调,基层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要坚持下到一线落地生根,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项目建设目标和项目管理全过程。2022年,新运公司按照前期策划、中期实施、后期总结三阶段对进一步夯实基层项目文化建设进行了完善:在前期策划阶段,从项目文化、宣传节点、舆情处理、管理结果四个方面进行细致策划,并将“项目宣传文化策划方案”纳入《项目管理策划书》进行评审;在中期实施阶段,细化完善了《宣传文化品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借助法律合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使文化建设过程更加完善,严格按照中国中铁、中铁一局新版企业文化手册进行制作展示,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特别是西康高铁长安梁场的“一、三”品文化得到了业主及上级单位的充分认可,进一步提升了“一局制梁”品牌的知名度;在后期总结阶段,本着“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原则,针对5亿以上的符合条件项目,形成“五个一”的成果。针对5亿以下的符合条件项目,形成“三个一”的成果。同时收集整理了《项目文化建设案例汇编》,完成了“七彩玉磨”“五个一”的成果,为新开工项目更好地开展项目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添活力,增强文化建设内生动力

  文化的动力、活力就在于持续地创新,只有创新,文化才是活的生命体,才能保持其发展的动力和活力。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在工作原则“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中提出要“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2022年,新运公司围绕迎接、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创新性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喜迎二十大”“谈体会 说感想 话征程”“践行二十大 志在新征程”系列主题报道,累计刊稿52篇;围绕中心工作,深入杭州机场线、西格提质工程、长春6号线等重难点项目开展“到一线˙重点工程系列报道”,累计刊稿54篇;联合央视“品质”栏目拍摄了综合宣传片《跨越》,自拍自导了“轨道”党建宣传片、微电影《当阳光照亮》,完成了综合画册《铺架铁军》《“轨道”党建形象识别手册》的设计制作;在网站、微信平台开展了10期“永远的开路先锋”主题月度优秀照片展,积极组织参加中铁一局“践行价值观 最美一局人”摄影和微电影大赛,摄影获奖作品占总获奖作品1/4;4部微电影作品进入决赛,占比近一半;拍摄的微电影《梦镜》和《勇往直前》分别荣获“红色传承短视频征集活动暨第八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剧情单元一等奖和二等奖。

  树品牌,力求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新运公司严格贯彻落实中铁一局“十四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中提出的“要拓展专业品牌传播和推广渠道,提升各专业品牌的知名度”要求,围绕提升“一局铺架”“一局轨道”“一局运输”“一局制梁”四大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详细制定了《提升“四大品牌”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九项工作内容及措施。特别是申报的《轨道党建品牌》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建造”轨道工程品牌唯一企业,成功入选中国中铁2021年度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围绕“四大品牌”领域的重难点项目,先后组织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深入乌将二线、潍烟高铁、贵南高铁、长春地铁6号线、贵阳地铁3号线开展报道14次,累计在中央级媒体刊发稿件1100余篇,首次突破千篇大关;围绕公司铺架队队长郝铎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最美退役军人”,贵阳地铁3号线项目负责人张希海、总工程师赵华云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为契机组织中央级媒体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

  精神凝聚力量,力量铸就伟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所指出的:“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今天,我们全力建设中国中铁“尖兵工程公司”,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强,不断激发文化的创新力、创造力、推动力,用企业文化繁荣发展的工作实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新运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提升工作启动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四次扩大会

  

  新运公司西康高铁长安梁场展示中铁一局“一路争先文化理念

  

  中铁一局“传承筑路精神 为党争光有我  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精神传递主题学习体验活动精神旗帜传递到新运公司

  

  陕西工人报全媒体采访团到新运公司引镇基地参观采访

  

  新运公司多种形式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运公司公司组织召开2022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郝铎载誉归来座谈会